<
返回首页

热点评!引龙回,接女儿,剃龙头……江苏“二月二”,民俗知多少

来源:新华报业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龙是中华民俗的图腾,在传统文化中,“二月二”历来是极其重要的节日,在江苏大地,江南江北也衍生出各种有趣的“二月二”民俗。

过去的人们认为,龙是会冬眠,会蛰伏的。每年春天来临时,龙苏醒了,就要抬头,就要下雨,雨水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不可或缺。“龙”是四灵之首,百虫之王。龙抬头了,还可以威吓田间的百虫,使庄稼免遭虫害。所以,冬耕社会里,这个“龙抬头”的日子格外受重视。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室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个民俗在江苏各地特别是苏南地区也很常见。《南京民俗志》记载,二月二这天,人们用草木灰撒成弯弯曲曲如龙的形状,从房前屋后绕一圈,一直撒到屋里水缸旁边,叫“引龙回”。这么做是为了把龙引回,保佑风调雨顺。此外,老南京人用韭菜做饼,油煎而食,叫做“熏虫”;很多人家吃面,叫做吃“龙须面”;天亮之前不得下河挑水,怕伤了“龙身”;妇女要停止做针线,以免伤了龙的眼睛……在淮安,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的民谣,人们在自家门前用青灰画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征大圆接小圆,以此祈祷丰收。

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驱虫避灾,是二月二另一种重要民俗。《徐州民俗文化》载,在徐州,早上人们醒来,要边用手拍床桄(床的横档)边说:“二月二,拍床桄。俺送香大姐(臭虫)上南乡。”一连喊上三遍,希冀除掉或者减少臭虫。起床后,还要用过年时点剩下的蜡烛照床下,边照边念:“机身蜡烛照床下,十窝老鼠九窝瞎”。然后手持蜡烛照着室内各个角落, 边照边念诵:“年时的蜡烛照粉墙,蝎子蚰蜒洞里藏。床底墙角都照遍,蝎子蚰蜒都不见”。淮安也有类似民俗。孩子们用过年祭祀剩下来的蜡烛照房梁和墙壁,用筷子敲击干瓢或者酒盅,边敲边唱:“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二月二,敲酒盅,十窝老鼠九窝空。”苏州二月二驱虫避灾的民俗,是在床、箱、桌子等贴红色或者黄色的纸条“蜒蚰榜”,上写:“蜒蚰、蚂蚁、蟑螂、蜘蛛、蝎、壁虎、臭虫、白蚁一切诸虫皆入地”,竖起来倒着贴,愿榜上提到的虫子都“入地”,孩子们则要唱:“贴上蜒蚰榜,害虫都死光”。

二月二也被认为是土地公公的生日。旧时,在南京、苏州、扬州、常州这些江苏主要城市的城乡大地。二月二这天都要举办土地会,农民置备祭品,带上香烛,到土地庙去祭祀土地公公,烧香祭拜,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金陵岁时记》载:“乡村以二月二日赛土神会”。清代苏州人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载:“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铺饭,曰社饭。社日妇女不用针线,田事将兴,特祀社以祈农祥”。

土地庙曾遍及乡间每个角落。二月二这天,人们为土地老爷拜寿,奉上祭品,虔诚拜祭。土地庙两侧贴上诸如“观之不见求之见,听则无声叩则灵”“保一方平安,佑五谷丰登”等充满敬语的对联。人们举办土地庙会或赛神会,搭台唱戏,娱神同时也自娱。二月二这天常常下雨,叫“社公雨”。拜神仪式用的钱,敲的鼓,喝的酒,吃的饭菜肉食,都带一个“社”字。“社”是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虽然二月二前后还是农闲之时,但马上就要开始在田间忙活了,因此拜祭土地神,分明含有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

二月二还是出嫁的女子回家探亲的日子。老一辈规矩中,正月里,做媳妇的必须呆在婆家不能回娘家,否则对公家娘家都不利,这叫“正月不空房”。出了正月,年算过完了,春耕农忙还没有开始,农村里有一段空闲时间,正好可以让出嫁的女儿回家待两天,这叫做“接女归宁”。还有一种说法,二月二不能动针线,以免伤了“龙目”,天天在婆家做女红的媳妇们正好可以用这几天空闲的时间回娘家。

《金陵岁时记》载:“(二月二),吾乡女子新嫁者率于是日归宁。谚云:‘二月二,家家接女儿。’途中香舆往来如织,随载朱漆提盒,以贮馈赠之品。”《岁华忆语》:“人家率于是日接女归宁,故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仇’。盖一岁妇工,以此时为最闲,可以展省叙情话也。”扬州童谣是这么唱二月二接女儿的:“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回来吹笛子,接不回来捏鼻子”“巴掌打到二月二。割韭儿,摊饼儿,家家户户带女儿。女儿不回懒腿儿,不带女儿穷鬼儿。”

二月二这天,街道上随处可见大户人家的媳妇坐着轿子回娘家,仆人们提着红漆礼盒跟随,里面放满了婆家赠送的各种物品。回到家中,免不了要向亲爹亲娘诉说在婆家受的委屈,这叫做“家家接女诉冤仇”。二月二出嫁女子回娘家,在全省各地曾普遍存在。扬州、镇江等地还有“二月二,龙抬头 家家户户接‘活猴’”的民谣。“活猴”就是小外孙儿,女子回娘家,自然要带着孩子,就像《回娘家》那首歌里唱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

过去,小娃娃要二月二这天剃头,“二月二,剃龙头,整年都用精神头”。女孩子则常常选择这一天穿耳洞。二月二的食俗也很丰富。大家将这一天吃的水饺叫“龙耳”,将春饼叫“龙鳞”,将米饭叫“龙子”,将面条叫“龙须”。在苏州,“二月二”这天人们吃油煎年糕,叫“撑腰糕”。据说吃了撑腰糕后可腰脚轻健、筋骨强壮。蔡云《吴歈》:“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在徐州,旧时二月二这天很多人家还要吃爆米花,叫”炸龙眼”或“炸虫眼”。在沛县农村,人们吃一种名为“蝎子爪”的食物,用黄豆和糖炒制,吃了之后可免蝎子蜇伤。(编辑 王影)

标签: 五谷丰登 二月二日 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