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来透析降肌酐的,不是来打“生血针”的!——血透医生来解答
一个致力于血液透析患者科普宣教的血透小医生
李大爷刚进入规律性血液透析不久,血红蛋白只有65g/L,属于重度贫血,下机的时候护士刚要给他皮下注射促红素,小儿子突然出现在透析室,气呼呼地说道:“”,不让用促红素,坚持说贫血是因为前一段吃饭不行,今后只要加强营养就行了。
【资料图】
原来他对“”是一无所知啊!不过他把促红素称作是“生血针”倒也贴切。经过我们的耐心宣教,他终于明白了肾性贫血是怎么一回事,也同意使用促红素了。
像李大爷小儿子这样“贫血常知,而肾性贫血不知”的情况估计不在少数,毕竟大家平日里所了解到的肾脏功能就是排尿、排毒,并不清楚肾脏与造血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每一期都围绕着透析室日常发生的真实事例来展开科普。
本期就李大爷小儿子的疑惑来重点谈谈肾性贫血的定义和血诊断标准是什么?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贫血?
,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
,而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寿命可缩短20%,可缩短至60-90天;尿毒症毒素也会影响到骨髓造血微环境;还有频繁化验检查和每次透析过程中的失血也不可忽视,据小编实际工作中观察每次透析大约丢失血量为4-6毫升。
,但是由于慢性肾脏疾病而出现肾脏解毒能力下降,导致工厂受损;饮食摄入不足,导致原料不足;促红素减少,导致红细胞产量降低。再加上红细胞的破坏和丢失,就更进一步加重了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居住于海平面水平地区的成年人,男性血红蛋白<130g/L,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妊娠女性<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肾性贫血的定义
是各种肾脏病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肾功能不全若伴发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时,也参与贫血的发生。
肾性贫血的诊断
要在系统规范地检查和评估后方可完成诊断。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的患者,需注意除外其他可能原因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液系统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后,才能诊断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患者应进一步诊断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
,成为了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贫血是CKD的最常见并发症,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贫血患病率增加,且贫血程度也逐渐加重。
,而达标率却非常低,从下列表格中,我们看到在血液透析的人群中血红蛋白100-110g/L、110-120g/L、120-130g/L仅分别占23.9%、21.1%、10.8%。合计占比55.8%,也就是说。
目前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现状可概括为“一高一低”,即患病率高,而达标率却很低。所以,这也是本公众号开辟“肾性贫血”系列栏目的初衷。
有一种贫血叫做“肾性贫血”,它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促红素的生成不足,或活性降低而导致红细胞产生不足引起来的贫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