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2023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 | 如何复制“灯塔工厂”经验?企业家这样看智能制造发展

来源:读创

“灯塔工厂”,是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代表。截至2023年,中国“灯塔工厂”已增至50家,稳居全球第一。如何复制“灯塔工厂”经验赋能制造业企业和行业?如何加快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资料图】

8月26日,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夏季高峰会分论坛之一——智能制造论坛在五洲宾馆举行。分论坛邀请了远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启强、利亚德集团执行总裁袁波、联宝科技(联想合肥产业基地)智能制造负责人曲松涛,围绕“从‘灯塔工厂’看智能制造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

工业企业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创造上

“过去几十年,我们原始创新特别少,这跟我们的工业总体能力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工业企业应该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创造上,放在原始创新、材料创新、功能性原始创新上。”张跃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能力强大,但“创造性”还不够。

张跃以亲身经历举例称,最近几年他在做风电,注意到外国人做的风电是用玻璃钢做的,中国人也跟着用玻璃钢。“为什么要用玻璃钢呢?玻璃钢寿命短,废弃后没办法处理。后来我用铝合金后发现铝合金材料寿命更长也更轻,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在张跃看来,企业要把原始创新这一观念树立起来。

“工业技术领域有无穷多的创新机会。”张跃认为,不仅是风电领域,比如汽车行业,以后的电动汽车可不可以更轻,材料上可不可以变革,都有创新的空间。

谈到微创新,曲松涛表示,“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工厂给模块化和标准化,这时我们往哪里移动都不怕。我们现在把我们的很多制程都拆成乐高,到处去组合,是系统加软件的能力,不是靠买设备能买来的,软件买不来,硬件也买不来。”

智能制造前提是对未来订单的确定性

“灯塔工厂”,是一项投入大、收益高的项目。“智能制造首先是智能设备的投入,这是一个重资产。”何启强指出了智能制造的一些风险所在,要么是由于投入大回报期较长,要么是可能没有足够的订单把投入的资金给“分摊”掉。

“智能制造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足够的订单量,以及对未来订单的确定性,还有就是尽可能保证单个品类的批量要大。”何启强表示,企业的投入现在很多都用杠杆,如果哪天预期回款的时间不一致,一旦现金流不能解决,就会出现债务违约问题。

如何解决订单问题?曲松涛认为,要把企业的目光放长远一些。“做任何的智能制造和方案,其实都得看得远一点,跟自己的企业战略、使命、愿景,五年、十年以后这个企业要成为什么样,要给你的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你要拿什么来赚钱,你再去定义今天要做什么样的智能制造。”曲松涛表示,智能制造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灯塔工厂”也很宽泛,“我们应该想清楚我们要拿什么来赚钱,来投资哪些自动化,投资哪些数字化,做怎样的系统来提高效率,进而赢得相应的订单。”

袁波表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最担心的事就是没有订单,等拿到小部分订单的时候,其实是产业布局的问题。

“一个企业早期都是按订单生产,但经过多年打磨后,基本上可以判断行业三到五年的时间是什么趋势,制造设备是否在一到两年后就需要淘汰。”袁波认为,企业发展到后期应该要有市场的判断力,例如判断市场的总量有多少,企业在销售问题上能占多大的把控力等等。“产品的订单是综合指标的体现。”袁波说。

“灯塔工厂”不仅是提高效率

“灯塔工厂不仅是解决效率问题,其评选标准还要考虑设备单台能耗、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等等,在这基础上再叠加效率品质。”谈及“灯塔工厂”,曲松涛如此表示。

在曲松涛看来,灯塔工厂的意义更多是在于如何用工业4.0的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给传统行业带来启示性的作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更更重的是企业做的用例是否有先进性,是否能够指导其他行业在技术上、场景上更好地投资。”曲松涛说。换言之,灯塔工厂的评选是需要具备可推广性的。

谈及制造业就业问题,何启强表示,制造业这几年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外部的订单问题,二是内部的用工问题。“制造业找工人不容易,现在年轻人就业,在工厂干活还不如送外卖。所以,不是说失业问题就一定是制造业的岗位,有岗位年轻人未必愿意选择。”

标签: